霍尊复出 登顶热搜!已成立个人工作室 曾宣布退圈(组图)

据11月17日报道,时隔三年,霍尊以南京江豚音乐节压轴演出的方式杀回公众视野,一口气连唱《卷珠帘》《红颜劫》《天行九歌》等9首代表作,戏腔穿透力被观众惊呼“封神现场”,一曲《卷珠帘》更引发全场大合唱,让他当场感动落泪。延续标志性古风路线,一袭马面裙造型被粉丝狂赞“仙气炸场”。

这场演出不仅是嗓音的回归,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城市级应援”——粉丝同步点亮南京六大地标应援大屏,从梅子洲到江心洲大桥悬挂百余面道旗,形成壮观的应援景观。霍尊本人也提前两天抵达南京,漫步步行桥、品尝本地美食,感慨“博爱之都名不虚传”,亲和力拉满。

谁能想到,这位如今舞台光芒四射的歌手,三年前曾因前女友陈露曝光私聊记录(内含不当言论)及索要900万分手费风波,发文道歉后黯然退圈?不过事件随后出现反转:陈露因涉嫌敲诈勒索于2021年12月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,霍尊则在2023年胜诉名誉权案,起诉博主“三代鹿人”“正经的老邪”诽谤并获赔公开道歉。

他的复出之路可谓步步为营:2023年12月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预热演出试水;2024年起正式启动国内回归,接连在福州、重庆、太原举办三场巡演,并参演音乐剧《扬名立万》积累口碑;直至此次南京江豚音乐节,成为风波后首次大型公开演出,标志全面复出。

观众对其嗓音评价两极分化但总体向好:有人称其“天籁”“行走的CD”,肯定国风音乐创作的稀缺性;也有网友认为私德争议不应过度抵制,既然法律层面已澄清,应给予回归机会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霍尊已于2024年1月30日成立“上海霍尊文化传播工作室(个人独资)”,个人100%控股,注册资本10万元,经营范围覆盖文艺创作、项目策划与市场营销等,成为其当前主要运营主体。其名下企业曾达6家,如今仅存2家(该工作室及上海潮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),其余4家包括早年成立的“霍尊(上海)文化传播工作室”均已注销。

未来规划也已清晰浮现:2025年“山木”巡演计划持续进行,南京站后或新增城市;同时加盟《国乐大典》担任“寻乐人”,推动传统乐器与流行乐融合。

从退圈谷底到音乐节压轴,霍尊的回归不只是一场演出重启,更是一场关于艺人声誉、法律边界与市场接纳的多维考验。下一步,他能否用作品真正打破争议,或许才是这场“复出大戏”的真正看点。


登上热搜,火风儿子霍尊复出,4年前致歉宣布退圈

11月16日,南京江豚音乐节的夕阳余晖中,一个久违的身影登上舞台。霍尊以《红颜劫》《卷珠帘》等国风经典唤醒观众记忆,其演唱状态沉稳依旧。“霍尊复出”随即引热搜,这场演出成为他走出情感风波后全面回归的标志性节点。

面对台下安静聆听的观众,霍尊难得流露出松弛一面:“我很少下午唱歌,此刻你们都好安静。”他透露特意提前两天抵达南京,享受当地美食与街景,这番家常对话与三年前那个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的形象已判若两人。演出落幕时,他在社交平台感性发文:“夕阳下看见自己的身影,有时很远有时很近。感谢大家,感谢南京,天凉加衣,来年再聚。”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舞台的珍惜与人生起伏的感悟。

时间回溯至2021年8月,那场改变霍尊事业轨迹的情感风波至今仍烙印在公众记忆。8月8日,陈露单方面公布恋情,待两天后再度发声,自曝与霍尊长达九年的恋情,并指控其在分手后同时与多名女性交往,更曝光涉及侮辱女性言论的微信群聊记录。系列爆料导致霍尊“国风才子”人设崩塌,最终他以退圈声明暂别舞台,并报警指控陈露“敲诈勒索”,让这场私人情感纠葛步入法律程序。

尽管有声音坚持“失德艺人不该复出”,强调公众人物私德与形象的不可分割性,但法律最终为这场纷争划下界限:霍尊未构成违法,其通过合法途径维权成功。这一结果成为他重返舞台的关键转折,当感情中的糊涂账与法律清白的双重事实并存,公众不得不重新审视艺术生命与私人行为的边界。

复出之路实则早已悄然铺就。2024年,《山·木》巡回演唱会先后登陆福州、重庆、太原,剧场内逐渐回升的上座率见证着市场的重新接纳。2025年,他跨界主演音乐剧《扬名立万》,凭借“李家辉”一角在上海、深圳、苏州等多城巡演中收获演技认可。

这位1990年出生于音乐世家的歌手,父亲火风与母亲仲小萍皆为中国乐坛知名音乐人。2012年通过《声动亚洲》出道后,2014年即在《中国好歌曲》斩获冠军,原创代表作《卷珠帘》不仅获封“年度中国好歌曲”,更助他登上央视马年春晚。从巅峰到谷底再至逐步回归,其艺术天赋与人生际遇形成鲜明对照。

网友评论呈现理性光谱:“霍尊能复出不容易啊,很多人倒在风口浪尖,作为公众人物真的要谨言慎行。”更多声音则聚焦其艺术价值:“希望他以后沉下心好好做音乐,不要浪费了那么好的嗓子。”在这场关于艺人复出的公众讨论中,一种共识逐渐清晰:网络情绪易沸,法律才是最终准绳;艺人当慎独修身,而观众亦需等待真相落地。

当霍尊再度站上舞台中央,聚光灯照见的不仅是歌者的回归,更是一场关于宽容底线与艺术生命力的社会实验。正如台下观众举起的应援手势所暗示的——舞台与争议永远仅一步之遥,此刻大众想说的或许只是:“好好唱,我们听着呢。”

推荐阅读